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信息检索与利用 |
英文名称 |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utilization |
课程编码 |
|
开课单位 |
图书馆 |
课程类别 |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R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
课程性质 |
□必修R选修 |
学分 |
2 |
学时 |
32 |
适用专业 |
各专业 |
先修课程 |
无 |
课程网站 |
无 |
二、课程描述
《信息检索与利用》是为适应信息社会和知识创新的迅猛发展,满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主要侧重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充分掌握信息检索的技术、方法和检索策略,能够高效地获取和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并用以完成专业学习、科研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或科研课题,是一门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和利用信息资源,迅速提高学术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课程以文献、信息和检索的基本知识为切入点,以检索原理、技术、方法、途径、技巧为基础,帮助本科生充分了解专业信息资源的使用技巧和检索结果的处理方法,切实提升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
【教学要求】
了解信息源和检索的基本知识;掌握信息检索的技术、途径、方法和步骤;熟悉常用的中外文信息资源的类型和特点,掌握学术信息的管理和利用方法。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 总论
第一章绪论(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了解常用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理解信息检索的重要价值与意义,理解检索与学习、科研活动的辩证关系;掌握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区别和联系,掌握信息服务种类及其使用方法,提升学生对信息检索能力重要性的客观认知,调动其学习信息检索的积极性。
【具体教学内容】
1、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
2、信息资源与学习科研;
3、信息检索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章检索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信息检索、情报检索与文献检索概念的区别,理解文献信息的特点与不同类型,掌握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掌握不同出版类型文献信息的识别方法,全面提升学生文献信息类型的识别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文献信息的特点与类型;
3、信息检索、情报检索与文献检索;
4、文献信息类型的识别。
第二节检索原理(0.25学时,其中授课0.2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文献信息标引和存储的常用方法和意义,了解检索提问标引的方法与意义,理解信息检索的特点,掌握信息检索的概念,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
【具体教学内容】
1、文献信息的标引与存储;
2、检索提问标引与匹配;
3、信息检索的概念与特点。
第三节检索语言与途径(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检索语言、检索途径的概念及作用,了解索书号的基础构成,了解世界知名分类语言、主题(叙词)语言和汉语主题词表的建设情况;理解分类语言、主题语言的特点与不同类型,理解反映文献内容特征和外表特征的检索途径种类及特点,掌握中图法的部类及大类分布,掌握中图法分类号的命名规则等,全面提升学生检索语言和检索途径的应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检索语言
分类语言:中图法、DDC、UDC、IPC、冒号分类法、LC等;
主题语言:关键词语言、敘词语言、单元词语言、标题词语言等。
2、检索途径
反映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途径:分类、主题、分子式等;
反映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途径: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序号、引文等;
其它途径:名词术语、地名、人名、机构名、商品名、生物属名、年代等。
第四节检索工具(0.25学时,其中授课0.2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文献检索工具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熟悉常用的中外文检索工具,掌握目录、题录、索引、文摘类检索工具的学科分布,掌握重要的网络学术搜索引擎的用法。
【具体教学内容】
检索工具类型
按收录文献学科内容划分:综合型、专业型、单一型;
按收录文献著录内容划分:目录、题录、索引、文摘、全文;
常用的中外文检索工具
网络学术搜索引擎
第五节检索技术与方法(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信息资源的种类及特点,熟悉常用的检索方法;理解布尔逻辑检索、截词检索、优先运算等检索技术的原理并能在检索中应用;掌握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含专业检索)的检索方法,提升学生对检索技术和检索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电子资源及其特点;
2、检索方法;
工具法(顺查法、倒查法、抽查法)、追溯法、循环法。
3、检索技术;
布尔逻辑、截词、优先运算、限制检索、位置检索等。
4、精确检索与模糊检索;
5、简单检索、高级检索与专业检索;
6、检索策略
第六节检索效率与评价(0.25学时,其中授课0.2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影响检索效率的原因;理解查全率、查准率的意义与用法;掌握提高查全率、查准率的方法,懂得如何保持查全率、查准率的平衡。
【具体教学内容】
1、检索效率评价指标;
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
2、提升检索效率的方法;
提高查全率的方法、提高查准率的方法。
第七节检索的一般步骤(0.25学时,其中授课0.2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信息检索的一般步骤,熟悉从确立检索课题到满足检索需求的全过程;掌握课题分析、检索工具选择、检索策略的编制和修订、检索结果的处理、原文获取的基本技巧,提升学生信息检索的角色和规范意识。
【具体教学内容】
1、检索课题的分析;
2、检索工具的选择;
3、检索方法的选择;
4、检索策略的制定;
5、检索策略优化;
6、检索结果的处理;
7、原始文献获取等。
第八节文献信息识别与检索技术运用教学实习(2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不同发表类型文献信息,掌握文献信息识别方法;理解布尔逻辑、截词、优先运算、位置运算、限制检索等检索技术的原理;掌握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含专业检索)的应用能力,全面提升学生文献信息类型识别以及检索技术和检索策略的综合运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对给定的10条英文文献题录信息进行发表类型识别;
2、对布尔逻辑(与、或、非)、截词、优先运算、位置运算、限制检索等检索技术按照提高查全率或查准率进行归类;
3、利用filetype、intitle、site、inurl等命令,查找某一固定格式(PPT、DOC、XLS等)的文档信息。
4、写出课题“1998-2001年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检索表达式;
5、写出课题“女性吸烟的危害”的检索表达式。
第二部分 各论
第三章图书信息的检索与利用
第一节OPAC检索(0.5学时,其中授课0.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以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理解联合目录和E得、E读的作用、掌握本地馆藏书刊目录系统的检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本校图书资源的检索和获取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馆藏书刊目录检索;
2、联合目录和E得、E读;
3、国家图书馆书目检索。
【教学和学习建议】主要采用讲授教学法。学生应该了解以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图书馆书目信息检索和全文获取方法,掌握以E得、E读为代表的多馆书目信息的检索方法,掌握山东大学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方法。
【教学/考核难点重点】山东大学图书馆馆藏书刊目录系统的检索方法;E得、E读和联合目录;文津搜索。
第二节电子图书数据库检索(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中外文图书数据库的总体建设和专业分布情况,熟悉以大英百科全书等为代表的参考工具书使用方法,掌握以超星为代表的中文电子图书、以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和Springer电子图书为代表的外文电子图书的检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电子图书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中外文图书数据库概述;
2、以超星为代表的中文电子图书检索;
3、以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和Springer电子图书为代表的外文电子图书检索。
第三节馆外图书与OA资源获取(0.5学时,其中授课0.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馆外图书资源信息的获取方法,熟悉CALIS、CASHL等文献传递服务,掌握HathiTrust等为代表的OA电子图书检索工具,全面提升馆外图书的获取能力和OA电子图书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馆外图书资源信息概述;
2、CALIS、CASHL文献传递系统;
3、HathiTrust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
4、National Academies Press(NAP)OA资源检索。
第四节图书信息的检索与利用教学实习(2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馆藏OPAC系统使用方法,掌握以超星数字图书馆为代表的中文电子图书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以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和Springer电子图书为代表的外文电子图书的检索方法,理解CALIS、CASHL为代表的文献传递系统的意义与用法,掌握以HathiTrust为代表的OA电子书检索工具的使用能力,全面提升电子图书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利用馆藏目录检索系统查到黄如花《信息检索》(第三版)的借阅情况;
2、在超星数字图书馆中查找黄如花编著的电子书收录情况;
3、在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和Springer查找有关“信息素养”的电子书;
4、注册或激活CALIS、CASHL系统的文献传递功能,利用读秀的文献传递功能获取某本书的一部分内容;
5、利用HathiTrust查找一种有关“信息素养”的电子图书。
第四章中文学术论文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一节中文题录和文摘信息检索与利用(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以CSSCI、中国引文数据库(知网)与全国报刊索引为代表的中文题录信息检索工具、以CSCD和CBM等代表的文摘信息检索工具、以CALIS学位论文库为代表的特色文献检索工具,全面提升学生中文题录和文摘信息的检索和获取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CSSCI、中国引文数据库(知网)与全国报刊索引;
2、CSCD和CBM;
3、CALIS学位论文库。
第二节中文学术论文全文信息检索与利用(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中文学术论文全文的信息检索与获取方法,熟悉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掌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的检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学术论文全文的检索和获取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
2、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
3、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
4、人大复印资料。
第三节中文学术论文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实习(2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以CSSCI、中国引文数据库(知网)与全国报刊索引为代表的中文题录数据库、以CSCD和CBM等代表的中文文摘数据库、以CALIS学位论文数据库为代表的特色文献数据库、以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为代表的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全面提升学生获取中文学术论文信息的综合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利用CSSCI、中国引文数据库(知网)检索山东大学某学者发文和被引用情况;
2、利用CSCD和CBM,查找“新冠病毒疫苗研究”专题学术论文;
3、利用CALIS学位论文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知网)查找“新冠病毒疫苗研究”的专题论文,完成论文一段文字PDF到WORD转化(复制和图片两种);
4、利用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查找“新冠病毒疫情条件下的违法处罚”专题论文。
第五章外文学术论文信息检索与利用
第一节外文文摘型学术信息数据库(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基于WOS的SCIE、SSCI、A&HCI、CPCI—S、SSH,基于EV2的Ei CompendexWeb等数据库的文摘信息检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外文题录和文摘信息的检索和获取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WOS和SCIE、SSCI、A&HCI检索;
2、Ei CompendexWeb;
3、CPCI—S、SSH。
第二节外文学术论文全文信息检索与利用(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以Elsevier、EBSCO、Springer为代表的外文学术论文、以PQDD为代表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外文学术论文全文信息的检索和获取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Elsevier、EBSCO、Springer;
2、PQDD学位论文检索。
第三节外文学术论文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实习(4学时,其中授课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基于WOS的SCIE、SSCI、A&HCI、CPCI—S、SSH,基于EV2的Ei CompendexWeb等外文文摘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掌握Elsevier、EBSCO、Springer等外文学术论文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方法,掌握PQDD等外文特种文献全文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外文学术论文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利用WOS的SCIE、SSCI、A&HCI检索山东大学某校区发文和被引用情况;
2、利用Ei CompendexWeb,查找“新冠病毒疫苗研究”外文专题学术论文;
3、利用CPCI—S、SSH查找“新冠病毒疫苗研究”的专题外文会议论文;
4、利用Elsevier、EBSCO、Springer,查找“新冠病毒疫情条件下的违法处罚”专题外文学术论文;
5、利用PQDD查找“新冠病毒疫情条件下的谣言管理”专题外文学位论文。
第六章特种文献与数据事实信息检索
第一节特种文献及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会议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等特种文献的基本知识、理解专利与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掌握中外专利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对特种文献尤其专利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特种文献;专利文献、会议文献、标准文献、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
2、专利与知识产权:专利和专利文献、专利的三性、IPC分类法;
3、中文专利信息检索: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中国专利网、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
4、外文专利信息检索:专利检索及分析网、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Patentics、SooPat、IncoPat。
第二节数据事实检索(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数据和事实检索要领,掌握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手册、词典等及参考工具的使用方法,全面提升学生数据和事实信息的检索和获取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事实、数据与参考工具书;
2、数据的检索;
3、百科全书的检索;
4、年鉴、名录、手册、词典等检索。
第三节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教学实习(1.5学时,其中授课1.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会议文献、标准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等特种文献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事实检索的作用与意义;理解专利与知识产权的应用价值,掌握中外专利文献信息检索方法,掌握中国资讯行、搜数网、大英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手册、词典等资源的使用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事实、数据和专利文献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利用IPC分类表,获取“WPS软件”的专利分类号;
2、利用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中国专利网、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等查得2021年“输入法”的相关专利;
3、利用专利检索及分析网、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Patentics、SooPat、IncoPat等,检索并比较“2021年中日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专利申请情况;
4、利用中国资讯行等名录工具,查得“美的集团”公司的基本情况;
5、利用大英百科全书类工具,查得“波士顿倾茶事件”的情况;
6、利用年鉴类工具,查得山东省2016-2020年GDP增长情况。
第七章发现工具及网络学术信息检索
第一节发现工具(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发现类工具的基本知识,掌握超星发现等中文发现工具、Summon学术搜索等外文发现工具的使用方法,全面提升学生发现类工具的学术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发现类工具概述;
2、中文发现工具:超星发现;
3、外文发现工具:Summon学术搜索。
第二节网络学术信息检索(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网络学术信息搜索与全文获取的基本方法、掌握谷歌、百度学术搜索的使用方法、掌握网络OA学术信息的搜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网络学术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网络学术信息的搜索与全文获取;
2、谷歌、百度学术搜索;
3、网络OA学术信息搜索。
第三节发现工具及网络学术信息检索教学实习(1.5学时,其中授课1.5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发现类工具的总体发展情况,了解网络学术信息搜索与全文获取的基本方法、掌握超星发现、Summon学术搜索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谷歌、百度学术搜索、以及网络OA学术信息搜索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发现类工具和网络学术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利用超星发现,查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件下,信息素养教学的应对之策”为题的文献信息,学会查看该专题研究趋势的可视化图谱;
2、利用Summon学术搜索,查找黄如花教授《信息检索》教材的引用情况;
3、利用发现类工具,了解《何以笙箫默》小说在本馆的借阅情况;
4、利用谷歌、百度学术搜索,精确查找某篇文献的全文;
5、选择适当的命令(filetype、intitle、site、inurl),定位MJL。
第八章学术信息的管理与利用
第一节学术信息的管理(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NE、Endnote、Zotero、知网研学平台等参考文献管理工具的概况;了解HistCite等学术信息分析工具的概况:掌握NE、知网研学平台的使用方法,掌握CAJViewer、PDF阅读器等全文信息浏览工具的用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信息管理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NE、Endnote、Zotero、知网研学平台等文献管理工具;
2、HistCite等数据分析工具;
3、文献全文浏览工具。
第二节学术信息的利用(1学时,其中授课1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Alert、RSS订阅、关键词订阅等学科前沿信息跟踪方法,掌握CNKI学术趋势、读秀学术趋势等学科趋势信息预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参考文献著录的学术规范等,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信息版权保护和规范意识。
【具体教学内容】
1、学科前沿信息跟踪:Alert、RSS订阅、关键词订阅等;
2、学科趋势信息预测:CNKI学术趋势、读秀学术趋势;
3、信息伦理与学术规范:参考文献、引用规范。
第三节学术信息管理与利用教学实习(2学时,其中授课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NE(或Endnote、Zotero、知网研学平台之一)的使用方法,掌握CNKI学术趋势、读秀学术趋势等学科趋势预测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CAJViewer、PDF阅读器等全文信息浏览工具的用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术信息管理和利用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
1、利用NE(或Endnote、Zotero、知网研学平台之一),建立“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团队建设”的专题题录;对稿件的参考文献进行规范,使之符合投稿要求;完成对多次导入的专题题录信息的去重操作;
2、利用HistCite等工具,对从WOS检索得到的单一主题信息进行聚类分析;
3、利用CAJViewer、WN.Run、F12等工具,完成文档的图文转化;
4、利用关键词订阅跟踪“信息素养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专题信息;
5、利用CNKI学术趋势(或读秀学术趋势),查看“信息素养教育教师团队建设”专题的学术信息发展趋势。